“医生,我颈椎太疼了,请你帮我看看,但是我一颗药也不想吃。”这是李大爷(化名)在门诊见到疼痛科主治医师周修五讲的第一句话。周医生快速浏览了李大爷递过来的一沓之前看病的资料:多家医院就诊经历,做了颈椎核磁,两次低温等离子手术,加用多种药物如曲马多,普瑞巴林,加巴喷丁,布洛芬……
后背持续疼痛,“颈椎”不见好转
一年前,75岁的李大爷身体很好,是小区里的健身达人。但是一天早上起床后突然觉得后背酸痛,当时没有在意,认为活动活动就会好,结果一疼就是一年……从刚开始的贴膏药、吃止疼药、小区门口做推拿,再到后来的求医问药,多次治疗疼痛仍没有好转,并且李大爷开始出现嗜睡、头晕等药物不良反应。
检查发现,肩胛背肌肉损伤才是痛源
周医生认真细致检查后,可以初步判定李大爷是肩胛骨缝疼痛,且疼痛位置非常固定、深在肩胛骨缝内侧,于是高度怀疑肩胛背神经卡压,但肩胛背神经卡压多由毗邻的软组织病变激惹所致。仔细询问患者生活习惯后得知,其出现疼痛前每天会做5个窄距引体向上。周医生紧急联系康复医学中心神经电生理与意识评估实验室医生,安排李大爷进行神经传导与肌电图检测,终于找到了疼痛的根源——肩胛背肌肉损伤,引起慢性炎症导致的肌肉疼痛。
明确治疗思路,李大爷后背疼痛消失
根据李大爷的情况,周医生迅速与康复治疗师进行会诊,制定了详细的诊疗计划。治疗师先进行推拿按摩,结合MET手法牵伸,使紧张的斜方肌、菱形肌、背阔肌等肌肉放松,再采用肩胛骨的松动手法使肌肉的张力得以平衡,最后进行胸椎的复位治疗以恢复胸椎的灵活度。治疗结束后,康复治疗师还根据李大爷的个人特点,设计了一套动作教会患者回家后自行锻炼,配合针对性的局部物理治疗,所有的止痛药物全部停用。经过一周的治疗,李大爷的后背疼痛终于消失了。
运动是良药,适合最重要
运动是良药,但需要注意适时、适度、适量。锻炼者可以去医院科学评估运动能力,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,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。
(康复医学中心 周修五、陶睿)